IM体育2024年国际风景园林研讨会(ISLA2024)于6月15-16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主办,北京林业大学合办,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承办,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共同协办。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日本、意大利、匈牙利IM体育、新西兰、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风景园林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共同探讨和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和创新理念。本次会议主题为“风景园林 · 人居环境的新质生产力”,聚焦风景园林在城乡可持续发展、生态修复与保护、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空间设计、人居环境优化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并特别关注了气候变化、城市化、资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问题。为期两天的会议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和深入的学术交流。
在会议开幕式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监事长、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雄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部部长曾红霞、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副院长徐强教授依次致辞。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邵继中教授主持开幕式。
高翅教授指出,面对风景园林新质生产力的贯彻与发展,我们必须对“大地母亲”进行全面的体检和把脉问诊,确保地脉与人脉的生生不息。他强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秉持“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理念,发展可持续、健康的园林景观。通过引用《园冶》中的“不烦人事之工,自成天然之趣”,高教授提出,风景园林人应致力于创造全生命周期、低成本、低维护、可持续的风景园林,以实现国强山川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同时,他提醒与会者,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要注重文化的力量,历久弥新。高教授鼓励与会的风景园林人要心中充满阳光,面向阳光,传递风景园林的力量与温暖。最后,他引用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表达了对城乡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这是因为风景园林持续创造的力量。
李雄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新质生产力作为科技创新和交叉融合的关键,对风景园林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要明确风景园林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原则:首先要坚持国际视野,风景园林应广泛开展气候适应性、低碳等领域的研究,以国际视野推动学科发展;其次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风景园林应致力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多元素多要素的共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最后要坚持文化传承,风景园林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应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李教授还指出,风景园林应坚持以人为中心,夯实生态文明,实现诗意栖居的目标。他认为,在人居城市环境建设中,风景园林应当发挥其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独特作用。
曾红霞代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部感谢到场进行学术交流的外国来宾,并表达了自己对风景园林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看法。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副院长、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强教授代表园艺林学学院,感谢到场的国内国际嘉宾,并表示了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积极友好学习交流的鼓励和支持。
主旨报告环节由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倞、武汉大学教授程世丹、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纪军依次主持会议。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教授 Luca Maria Francesco Fabris作题为“水平和垂直森林:意大利米兰的新绿色景观”的报告。Luca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他的团队为了在意大利增加更多绿色空间给市民所做的努力和创新实践。他首先介绍了水平森林的概念,这是一种城市中的绿地,与传统公园紧密相连,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自然体验和休闲空间。接着,Luca教授深入讲解了垂直森林的设计理念。这种建筑新形态不仅展示了生物多样性,更关注了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垂直森林背后的“树之家”及“人与鸟之家”概念,不仅定义了项目的城市与技术特征,还深刻影响了建筑的外在形态与内涵。Luca教授强调,垂直森林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诸多挑战,但它预示着一场建筑的绿色革命。这场革命关乎人居环境的改善和诗意栖居的实现,有望引领城市发展向更加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变。
AECOM执行总监Lee Parks作题为“气候积极性风景园林实践”的报告。Lee Parks先生在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问题的见解,并通过分享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二期等项目的气候积极规划与设计经验,展示了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风景园林师应当为人、自然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继续设定更高的目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刘颂作题为“数字化赋能风景园林的前沿议题”的报告。刘颂教授的报告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范式转变中的作用、数字景观技术的发展,以及数智化赋能风景园林的前沿议题。她首先通过阐述时代背景和数字孪生、元宇宙的定义,引出了数字技术从数字化、信息化到智能化的升级迭代过程,并指出这一过程正在推动科学研究进入第五范式——科学智能。刘教授提出,以虚实交互、平行驱动的AI技术为核心,结合智联网和区块链技术,考虑人的价值和知识融入,将为风景园林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接着,刘颂教授总结了国际数字景观年会报告中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从景观三维建模可视化到多类型景观过程与多目标情景模拟的转变,景观感知从单一视觉景观模拟与评估到注重多维感知的沉浸式景观体验的进步,以及数字技术如何推动公众参与和在线协作景观项目全流程。最后,刘教授从智能算法支持下的景观非线性复杂性问题、规律和机制的挖掘,到计算性与生成式设计,再到传感器、物联网、智慧系统等技术集成的智能化景观监测、建造、管理,以及扩展现实技术(AR/VR/MR/XR)支持下的沉浸式空间环境设计与创新,全面阐述了数智景观技术的前沿议题。
来自匈牙利农业与生命科技大学的副教授István Valanszli为大家分享了主题为“近郊地区当地居民对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的感知差异及其空间分布”的报告。István教授的报告聚焦于大型都市区不断变化的城郊地区,如布达佩斯都市区,这些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正面临巨大威胁。他强调了确定和评估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这对于应用最有效的区域发展、自然和景观保护以及可持续的景观管理技术至关重要。István教授指出,城市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加剧了向首都迁移的趋势。在布达佩斯和瓦茨之间的区域,精神服务的重要性因高通勤流量和城市环境的持续转变而减弱,但在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地区,地方归属感更强。报告中还提到,中心区域和瓦茨周边地区的地方爱国主义较高,这与早期的集聚运动、现有的联系和与中心的近距离有关。远离中心的市区归属感较低,这符合区域认可度更多受到中央职能和历史意义影响的逻辑。István教授的研究强调了单一文化地标在提高区域重要性方面的显著作用,并指出集聚效应导致中心附近的小型聚落被忽视,而中部微区聚落则面临高通勤流量的问题。
新西兰林肯大学副教授Gill Lawson作题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针对水环境管理的风景园林”的报告。Gill Lawson副教授的报告聚焦于气候变化对城市水环境管理带来的挑战,并探讨了风景园林在这一领域的应对策略。她指出,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法,风景园林师已经提出众多策略,但在解决洪水问题上仍存在局限,往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问题的严重性。报告中,Lawson副教授通过介绍湄公河三角洲的案例,讲述了当地居民如何经历洪水并适应性地进行生活。她关注了不同的住房类型,并从堤坝等多角度提取城市水管理的关键要素,深入分析了这些要素如何作为一种策略,为气候变化下的风景园林实践提供参考。Lawson副教授强调,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水环境问题,风景园林师需要采取更为全面和创新的方法。她提倡在规划设计中融入对水文循环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视,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水环境管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晖作题为“风景园林知识生产的底层逻辑”的报告。刘晖教授在报告中提出,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对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并提出了专业博士作为一种契机的可能性。他引用了温才妃在《中国科学报》上发表的文章“什么是专业博士?未来的专业博士能否直接从企业中诞生”,强调了上世纪90年代英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等人提出的“知识生产模式”概念。刘教授指出,知识创新不再局限于实验室环境,而是可以在应用需求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不仅需要跨学科合作,还需要跨界合作。专业博士的快速发展正是这一模式下人才培养变革的一个缩影。报告中,刘晖教授深入探讨了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问题,包括学科内核的定位、底线的界定,以及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途径。他强调了对景观空间认知与表达方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风景园林教育和实践中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风景园林系张春彦教授作了题为“没有风景园林师的风景——回望曾经的风景文化”的报告。张教授的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我们是否还需要像人类一样的生活和思考?我们是否还需要风景?”他指出,风景园林曾经是见证人类在大地上生活意义的重要元素。通过回望古代,张教授探讨了在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风景园林师的年代,为何能创造出如此多深受人们喜爱的园林作品。报告中,张教授反思了当代风景园林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生产出来的知识有时似乎是与风景园林的本质敌对的。他质疑了产出与思考的增加是否真正有助于风景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并不是做的越多越好”的观点。张教授呼吁,在追求技术进步和新质生产力的同时,我们应回望并学习曾经的风景文化。他认为,这可能是解决现代风景园林问题的关键之道,并强调了对风景园林学科内核和底线的探索,以及对人才培养多元化途径的重视。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竞红教授作题为“研究生特色化培养路径探索”的报告。王竞红教授的报告针对当前学科转型和专业学位教育的背景,探讨了风景园林领域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机遇。报告从背景、转变、反思、问题四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了教育部二号文件对风景园林教育的影响,并从选拔机制、培养方案、培养机制、毕业论文四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解读。王教授强调,在面对大背景的转变时,未来风景园林学科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更要有职业发展潜能。她提出,教育模式的创新、育人方式的探索以及管理维护的保障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报告中,王教授特别指出,制定适合本土的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机制至关重要。这需要确保管理链条和培养链条的无缝对接,并制定出既符合行业需求又顺应学生教育发展规律的毕业标准。王教授认为,在专业学位的转变中,我们不应完全抛弃学术型博士的培养方式。她提倡“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在借鉴学术型博士培养的基础上,突出专业性博士的培养要点,以培养出既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邱冰教授作题为“城市公园的社会学价值认知”的报告。邱冰教授的报告从西方近现代城市公园的发展讲起,将之视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与中国近现代城市公园进行了对比分析。他认为城市公园不仅是透视社会变迁的窗口,也是市民文化培育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报告中,邱教授深入探讨了城市公园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传统园林文化与当代现实文化统一问题”的困境。他指出IM体育,尽管城市公园在中外近现代社会形态和公共生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现代社会中,它们需要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和融入方式。邱教授强调,城市公园未来的发展应当更加注重其在促进市民社会和文化建立中的作用,以及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功能。他提出,城市公园应当以一种新的姿态融入城市社会生活,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高伟教授作题为“遵生营境-传统智慧促进风景园林新质发展”的报告。高伟教授的报告以华中农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园景观为出发点,探讨了在高密度城市如广州中,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公共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他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焦虑、抑郁等公共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报告中,高教授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哪些园林形式适合在集约空间中作为康养信息传播的媒介”。他认为,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媒介性强、信息承载力大,而且中国古代的中医养生观念历史悠久IM体育,这使得古典园林的营建形式非常适合作为现代园林康养信息的传播媒介。高教授分享了一系列实践营造案例,展示了中国传统智慧如何促进风景园林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他强调,通过将传统园林设计与现代康养理念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既美观又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园林空间。
同时,本次会议的青年论坛上,共有9位青年学者汇聚一堂,围绕会议主题献上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论坛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张婧雅主持。
论坛伊始,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云路进行了致辞。张云路在致辞中指出新质生产力的三个特征是先进、创新、优质,而这三个特征也正是中国风景园林青年人的真实写照。面对行业变革,他引用古言“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希望青年风景园林师们团结起来,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势,使行业不断前行。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李梦一欣以“气候变化下的能源景观”为题,从可再生能源管理研究趋势、风能景观研究与实践以及能源景观可视化分析与评估三个角度展开演讲。她强调虽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会从根本上产生全新的景观,但其设施在景观中形成了可被审美感知的明显特征,所以能源景观需要被重视起来。她希望能源景观这一议题可以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并应用能源景观的规划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边思敏以“弹性框架:‘盒子’作为风景园林的行动媒介”为题,探讨了弹性框架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边思敏的演讲聚焦于一种新型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盒子花园”,该项目旨在通过创新的社区参与方式,促进城市空间的更新与改造。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文晨为大家分享“‘Show Me the Money’生态价值与服务作为城市健康的空间决策工具”。文老师的研究聚焦于城市绿地如何作为提升城市居民健康福祉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孕期体重管理和老年人绿色空间需求方面,通过生态系统服务的瀑布模型将城市中的生态价值量化,使其成为科学的城市空间决策依据。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环境系的邵一鸣副教授,向与会者展示了题为“垂直农场与都市农业”的报告。报告围绕垂直农场的概念、技术、优势、机遇以及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北海道大学讲师松岛肇博士为与会者带来了题为“沙丘覆盖海堤作为混合灰/绿基础设施”的报告。该研究聚焦于海岸生态系统的恢复与自然基础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的应用。松岛肇在报告中探讨了海岸沙丘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绿色基础设施来增强海岸线的生态功能和审美价值。他们以日本宫城县的海岸防护林和海堤恢复项目为例,展示了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如何利用自然力量和本土植物种类来恢复和增强海岸线的生态服务。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吴冰璐副教授发表了题为“乡村居民生态系统服务感知评价研究”的演讲。研究团队通过构建一个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乡村居民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感知进行了全面评估。
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讲师蒋亚蓉发表了题为“阴翳之下:城市林下植被生境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研究”的演讲。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城市林下植被的生境特征和物种多样性,为城市绿化和生态平衡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讲师谢梦云以“《东京梦华录》中的城市空间意象研究”为题,介绍了《东京梦华录》的不同版本和注解,以跨学科视角,通过对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和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理论有机结合,分享了她对《东京梦华录》中北宋东京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成果。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王琴发表了题为“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从微观到宏观”的演讲。王教授的报告深入探讨了生态效益计算的方式方法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运用,为大家拓展了生态效益计算的应用方向。
最后,会议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丰硕的交流成果中圆满落幕。此次会议不仅增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更为风景园林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对于推动全球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因此,与会者达成共识,当代风景园林人应该通过不断探索新时代我国人居环境发展更绿色、更韧性、更智慧的主攻方向,努力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
原标题:《业界动态 2024年国际风景园林研讨会(ISLA2024)在华中农业大学顺利召开》